胃癌是常見的腫瘤之一。它與平時的營養(yǎng)狀況和飲食習慣有關。胃癌早期一般無明顯癥狀,隨著病情發(fā)展逐漸出現(xiàn)上腹部飽脹、胃脘隱痛、食欲不振,或見胃中灼熱、泛酸、惡心、嘔吐、腹部腫塊,甚至嘔 血、便血等嚴重癥狀。該病早、中期一般采用手術切除,術后根據(jù)需要采用化療或放療。中晚期病人不能手術者主要依靠放療、化療、中醫(yī)藥及免疫治療。
如出現(xiàn)胃脘脹痛,痛有固定位置,或按之摸到堅硬的腫塊,或有嘔吐,吐出咖啡樣食物殘渣,或解出柏油樣大便,可選用: 阿膠20克,糯米100克。先將阿膠搗碎備用,糯米淘凈后加水煮成粥,然后放人間膠碎塊,邊煮邊攪勻,待2—3沸后,加入少量陳酒(約10毫升)及紅糖50克,和勻后即可食用。本品具有養(yǎng)血止血、健脾和胃功能,用于治療胃癌出血。可每周服用2—3次。
如出現(xiàn)胸脅脹痛,胃脘部脹滿,食欲減退,口淡無味,甚至嘔吐宿食,可選用:黃芪30克,鮮山藥1加克(干品30克)。先將黃芪浸泡1小時,煎半小時后去渣取汁,加入山藥片,再煮半小時,加白糖或蜂蜜即成。本品可補氣養(yǎng)胃,增加食欲,提高胃腸吸收功能,可長期服用。
如胃脘部隱痛,口泛清水,或呃逆嘔吐,且痛時喜按喜溫,進熱燙食后則痛反有減輕者,可選用:野菱角米30克,桂花、玫瑰花各1克,粳米50克。先將野菱角米打碎,加水適量煮1小時,再加入粳米煮粥,待粥將成時,加入桂花、玫瑰花和適量的姜汁、紅糖,煮成甜粥。本品溫中養(yǎng)胃,消瘀止痛,可每周食用2—3次。
如出現(xiàn)消瘦,乏力,貪血,頭暈目眩,胃脘疼痛,食后脹滿,口泛清水時,可選用:鮮蒲公英100克(干品30克),白人參10克,仙鶴草20克,炙甘草6克,蜂蜜或飴糖50克。先將前四味加水1000毫升,煎1個小時,過濾取汁后加蜂蜜或飴糖,小火煎成膏約200毫升,分2-3天服完。本品具有補氣養(yǎng)血、解毒消瘤功效,是扶正抑瘤的常用中藥,可每周服用1次。
2006年 07月 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