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耀洸永遠無法忘記1985年夏天那場災難。那年,正值范耀洸人生的“黃金時代”。他身體很棒,事業(yè)如日中天,在廣重集團擔任工段長;他既擅長管理,又精通業(yè)務,可謂前途無量。然而誰也想不到,命運卻一竿把他打入無底深淵!
范耀洸感到鼻子有些不舒服,去找廠醫(yī)看看。他想無非是鼻竇炎之類的小毛病,拿點藥吃吃就好了,也就不大在意。不想鼻子的毛病非但沒有好起來,反而越來越嚴重了。他去廣醫(yī)二院診治。二院的醫(yī)師給他做了系統(tǒng)檢查之后神色嚴峻地告訴他:“情況可能很嚴重,立即去腫瘤醫(yī)院復查!”范耀洸心里“咯噔”一聲,頓時緊張起來。但他又懷著一絲僥幸心理:不會那么巧吧,不幸怎么可能偏偏落在自己身上呢?
結果是非常冷酷無情的“鱗癌低分化,晚期”!頭頂著夏日炙烈的陽光,范耀洸卻感覺到置身于三九嚴寒之下,全身冷透了。他把自行車騎到家門口,突然癱倒在地,淚水也不可遏制地流下來。人說:“男兒有淚不輕彈,只因未到傷心處!狈兑珱苍(jīng)是位軍人,在海軍南海艦隊服役達6年。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他都是一位響當當?shù)哪凶訚h!然而誰能夠體味到,當一個男人正值壯年之時卻突然面臨生命終結的絕望心情?
要知道,在20世紀80年代,如果醫(yī)生對一個人說他得了癌癥,那就意味著閻羅殿的黑白無常已經(jīng)在眼前晃動,隨時將前來勾劃生死簿!軍人范耀洸的絕望是短暫的。他所接受的部隊教育告訴他:死亡和困難是隨時橫亙在軍人面前的現(xiàn)實,這時除了面對和跨越,你別無選擇!
范耀洸在腫瘤醫(yī)院接受了5個月的放療,奇跡般地康復了。醫(yī)生說:“你回家吧,短期內(nèi)沒事了。范耀洸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一般人放療期間程度不同的放療后遺癥基本上沒在他身上出現(xiàn)!他暗自慶幸:也許命運還真有點垂憐于他!
好男兒當逆風而上
然而他沒想到這只是一種錯覺。以后10年間,牙齒脫落、聽力下降、舌頭歪向一邊、記憶損傷都陸續(xù)出現(xiàn)。更令他猝不及防的事情還在后面!
1982 年,范耀洸出差時遭遇了一場車禍,當時他只受了一點輕傷。在醫(yī)院躺了幾天,很快就沒事了。不想鼻咽癌治療過程中由于免疫系統(tǒng)遭到破壞,舊病復發(fā)了。這一復發(fā)就不可收拾,非要更換人工關節(jié)不可。單位按照醫(yī)院要求的人工關節(jié)規(guī)格向上海廠家傳真了訂制圖紙,但關節(jié)做出來之后卻不符合院方的要求。范耀洸所在的單位就此與上海的人工關節(jié)生產(chǎn)廠家踢開了相互推卸責任的皮球。這一踢就是漫長的5個月,耽誤了寶貴的治療時間。更要命的是范耀洸對這一事件一直不知情,眼巴巴盼著醫(yī)院給它更換關節(jié)!多年以后,范耀洸每當提到這件事就充滿無窮的痛苦和遺憾:“那時一副人工關節(jié)才300多元,如果我知道這個情況,即使拼上老命也要掏錢換上。何況我上海本來就有親戚,自己出錢委托他們訂做并非難事,哪里會落到今天這種只能靠拐杖走路的地步!”他晃晃空空的褲管悲涼地說。
醫(yī)院見人工關節(jié)遲遲沒有到位,就讓他騰出床位回家休養(yǎng)。10多天之后,范耀洸的腿病情惡化,突然高燒不退。家人把他送到醫(yī)院之后,醫(yī)生警告:“立即截肢,否則有性命之虞!”于是,悲慘的一幕不可避免地發(fā)生了。
身患絕癥并且失去了一條腿,工作問題注定充滿變數(shù)。范耀洸以前當工段長時實在太忙了,經(jīng)常24小時連軸轉,甚至連續(xù)工作48小時也不是什么新鮮事。“從國外進口來的設備,都有很嚴格的安裝調試時間約束。合同期內(nèi)出了問題,他們負責維修、調換甚至賠償,但如果超過期限,一切后果都只能由己方承擔!因此,時間就是金錢絕非妄言!你說我們能不拼命嗎?”
憶往昔崢嶸歲月,范耀洸又神往又惆悵。范耀洸認為,自己之所以患上鼻咽癌,可能跟長期超負荷的工作和吃咸魚不無關系。那時改善生活沒什么好吃的,就買點咸魚蒸在鍋邊下飯。如果早知道自己這樣將致癌,他寧愿工作不那么玩命,寧愿讓肚子多唱“空城計”,也不愿弄成今日這種局面,虛擲了大好時光不說,還徒增痛苦!
一個壯年男人只能病怏怏呆在家里,不知道明天是什么,甚至不能把握今天,真是窩囊透了。“我要去工作,哪怕倒在崗位上,也比病死床上強!”范耀洸當時覺得,自己的病就是這個樣子,好不徹底,短時間也死不了,按醫(yī)生的說法是控制住了,那么此時不工作更待何時?
領導先是答應在政工股給他安排個職位,后來卻不知什么原因又擱淺了。幾年間,他無數(shù)次不斷要求回單位工作,但領導都不置可否。這樣一直熬到1991年,工作安排仍然是非常渺茫的事。這使他異?鄲馈R粋親戚見狀,介紹他去深圳公明一家香港五金廠打工。不得已,他答應下來。
香港老板發(fā)現(xiàn)范耀洸不僅技術一流,而且很有管理才能,非常器重他。把全廠大小事務委托給他打理,自己只是十天半月才回來一下。范耀洸把廠子管理得井井有條,不僅培養(yǎng)了大批管理干部,還手把手教工人技術知識、安全防護要領。當時廠子里的工人大多來自農(nóng)村,文化程度非常低,對枯燥的理論不感興趣。范耀洸靈機一動,利用自己曾經(jīng)學到的一些漫畫知識,把相關理論在黑板上畫成一幅幅淺顯易懂的漫畫,結果大受歡迎,廠子的面貌得到極大改善。
范耀洸在公明那家五金廠的6年,為該廠的發(fā)展做出了很大貢獻,使廠子規(guī)模擴大了一倍。老板很感激他,專門從香港訂做了一副價值3萬多元的義肢給它。然而對于范耀洸來說,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發(fā)現(xiàn)了自己存在的價值,內(nèi)心有了寄托。如果不是后來家人憐惜他太辛苦而接回了他,可能現(xiàn)在他依然還在那家五金廠打工;丶抑,范耀洸清閑下來。他不但沒有感覺到喜悅,內(nèi)心反而莫名地煩躁。他想,我才50多歲的人,難道就這樣無所事事地頤養(yǎng)天年?不,不能這樣下去!
生命在尋找突破口
不久,在翻閱報紙的時候,范耀洸看到版面上有些很有意思的幽默漫畫。靈感的閃電瞬間劃破思想的長空,他覺得眼前一亮:我何不創(chuàng)作漫畫教化世道人心?
從此,他沉迷進漫畫創(chuàng)作之中一發(fā)而不可收。慢慢地,有零星的漫畫作品在報刊發(fā)表或獲獎。這更加激發(fā)了他的創(chuàng)作激情,有時整天為一幅漫畫苦心竭慮;有時筆走龍蛇,揮毫潑墨,一夜之間呵成兩三幅。實在感到才思枯竭時,他就去圖書館縱覽古今,從別人那里吸取智慧。他非常喜生命始終向著太陽歡著名漫畫家華君武、方唐、廖冰兄的漫畫作品,借來之后他總是反復揣摩,看了又看。他經(jīng)常半夜起床,揮筆涂畫,往往老伴一覺醒來,還看到他伏案不已。老伴心疼地責怪他:“老頭子,一大把年紀還這么玩命干嗎?不想活了是不是?”他憨憨一笑:“你看我整天閑得心慌,總要做點事才對得起自己吧?”
收獲總在耕耘之后
幾年來,范耀洸先后在《南方日報》、《羊城晚報》、《廣州日報》《新快報》、《嶺南松》等報刊雜志發(fā)表漫畫作品近百幅,十余次獲獎。他的漫畫作品主題鮮明、視野開闊、題材廣泛、構思獨特,善于把敏銳、夸張、幽默、辛辣、滑稽相結合,寓教于樂,帶給讀者豐富的教益。如今,范耀洸又把目光投向了特殊的人群——腫瘤患者,用他們喜聞樂見的方式宣傳“科學抗癌,關愛生命”的知識和理念。范耀洸說:“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哪一位漫畫家專門為腫瘤患者創(chuàng)作漫畫,表現(xiàn)他們的喜怒哀樂,為他們通俗地講解防癌抗癌知識,我想來做這個吃螃蟹的人!”
范耀洸說到做到。他收集了大量防癌抗癌的資料,去粗存精,然后融會貫通到漫畫作品中去。他的漫畫作品有宣傳破除迷信、科學抗癌的,有宣傳尋求正規(guī)醫(yī)院、科學治療途徑的,也有注重飲食調節(jié)、飲食營養(yǎng)、加強自我保健的。暑盡寒來,范耀洸已經(jīng)畫了數(shù)以百計的漫畫作品。范耀洸說,他想在適當?shù)臅r候辦個“科學抗癌、關愛生命”的主題漫畫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