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學(xué)生講過酈道元《水經(jīng)注》:“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元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停午夜分,不見曦月……”賞析過李白曾數(shù)次到過三峽,寫下了的“桃花飛綠水,三月下瞿塘”的名句。品析過那首著名的《早發(fā)白帝城》!霸娛ァ倍鸥,先后滯留三峽地區(qū)三年,他留傳后世的詩共437首,其中有三分之一是描寫三峽風(fēng)光的。三峽造就了半個杜甫。耳熟能詳?shù)模骸凹磸陌蛵{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這句詩,深深地感染了我,特別是1994年三峽大壩正式建成,更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思維深處有了這些美好的記憶,對三峽便產(chǎn)生了美好的向往,渴望有機會到三峽去飽覽眼福。
今年我站自發(fā)組織三峽游,實現(xiàn)了我的美好夙愿,與三峽有了零距離的接觸,游覽了真正的三峽風(fēng)光。
我們乘坐“長江2號”游輪從重慶出發(fā),第一站游船停泊在“詩城”奉節(jié),游覽了歷史悠久的白帝城,再現(xiàn)了劉備托孤的人文景觀與瞿塘峽氣勢磅礴的蘷門自然景觀。
在船上觀長江,它是我國的第一大河,全長6300余公里。它流經(jīng)四川盆地東緣時沖開崇山峻嶺,奪路奔流形成了壯麗雄奇、舉世無雙的大峽谷—長江三峽。這是我國十大風(fēng)景名勝之一,我國40佳旅游景觀之首。
長江自西向東主要有三個大的峽谷地段: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被稱為“大三峽”,是長江上最為奇秀壯麗的山水畫廊,三峽兩岸高山對峙,懸崖絕壁,江中灘峽相間,水流湍急,山峰一般高出江面1000---1500米。
除此之外,還有大寧河的“小三峽”和馬渡河的“小小三峽”。這里兩岸高峰夾峙,港面狹窄曲折,港中灘礁棋布,水流洶涌湍急。聽了導(dǎo)游的介紹:“這三峽里面的文化還真不少,既有‘大三峽’、‘小三峽’,還有‘小小三峽’”。
我們乘著興致,隨著游船便一路前行,十分健談的導(dǎo)游又說了:“長江三峽大有‘大家閨秀’之感,小有‘小家碧玉’之說,各有各的特色,行程中大家就會體驗到瞿塘峽的雄偉,巫峽的秀麗,西陵峽的險峻,還有三段峽谷中的大寧河、香溪、神農(nóng)溪的神奇與古樸,共同構(gòu)成了一幅壯觀瑰麗的畫卷, 這馳名世界的山水畫廊氣象萬千。
這里的群峰,重巖疊嶂,峭壁對峙,煙籠霧鎖;這里的江水,洶涌奔騰,驚濤拍岸,百折不回;這里的奇石,嶙峋崢嶸,千姿百態(tài),似人若物;這里的溶洞,奇形怪狀,空曠深邃,神秘莫測……三峽的一山一水,一景一物,無不如詩如畫,并伴隨著許多美麗的神話和動人的傳說,令人心馳神往!
長江三峽,地靈人杰。這里是中國古文化的發(fā)源地之一,著名的大溪文化,在歷史的長河中閃耀著奇光異彩;這里,孕育了中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和千古名女王昭君;青山碧水,曾留下李白、杜甫、白居易、劉禹錫、歐陽修、蘇軾、陸游等詩圣文豪的足跡,留下了許多千古傳頌的詩章;大峽深谷,曾是三國古戰(zhàn)場,是無數(shù)英雄豪杰馳騁用武之地;這里還有許多著名的名勝古跡,白帝城、張飛廟、黃陵廟、南津關(guān)……它們同這里的山水風(fēng)光交相輝映,名揚四海。
回味導(dǎo)游的解說和觀賞,我在慢慢地品味著三峽,當(dāng)游輪進入第一峽瞿塘峽時,映入眼簾的是一個雄偉壯闊的畫面,那就是山勢的雄偉,上懸下陡,如鬼斧而鑿,江面的壯闊,渾然天成,似天工所成,蔚為大觀,夔門山勢尤為雄奇,堪稱天下雄關(guān)。我們在船上又觀賞了巫峽,仰望栩栩如生的神女峰,聆聽凄美愛情。
美哉、壯哉,三峽,你給予我生命的力量,你是絕美的!
郭林新氣功站 韻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