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9日,我們一行11人在協(xié)會領導的帶領下,來到古城西安,參加在那里舉行的“中國癌癥康復西部論壇”。本次論壇有多位專家和學者分別作了題為:《做腫瘤患者的園夢人》、《關于癌癥發(fā)生的病從腦入》和《病患增能,醫(yī)患雙贏》三個講題的論述;并進行了四個工作坊的學習:1、組織運作及籌款 2、心理與正念減壓 3、藝術治療 4、病房護理與康復;舉行第二屆全球抗癌西安城墻健走日,西安首發(fā)紀錄片《藍色肩膀一郭肇玫病中日記》,癌癥患者《希望護照》首發(fā)儀式。
其中我們參加了“心理與正念減壓”工作坊的學習,認識到良好的自我照顧,能提升生活質量和正能量,學到了要換位思考,有同理心,站在對方立場去了解對方需求,積極的心理暗示是很好的精神法寶。
西安之行,學習了一個新名詞:“正念減壓”,這個理念很新穎,是一個心理教育課程,致力于幫助人們減輕心理壓力,緩解壓力相關軀體癥狀,預防慢性病發(fā)生,促進健康,提高生活質量和幸福感,通過正念減壓訓練,可改變大腦結構,給大腦充電,給身體充電,進而給健康充電。
西安學習,我們感受最深刻的是觀看紀錄片《藍色肩膀一郭肇玫病中日記》。郭肇玫是臺灣著名歌手,從事癌癥關懷義工志愿者服務多年,在2014年不幸罹患上“子宮內膜癌”二期,在確診患癌之后,很快調整心情,坦然接受疾病的沖擊,勇敢地選擇了積極的治療,并在化療的初期,果斷勇敢地理了個光頭,學習與無頭發(fā)的自己相處,并在治療時期積極參與病友團體的課程,和病友分享頭巾帽子穿戴經驗,把握當下,不放棄任何與家人相處的機會,只身赴美國參加女兒的畢業(yè)典禮,把自己生病的心情,化作音符,創(chuàng)作了《藍色肩膀》一曲,坦然地將自己的忐忑、不安、接受、適應、面對的過程,以零距離的角度,無私地分享給所有正在與癌魔奮戰(zhàn)的病友,期望成為大家抗癌歷程的“藍色肩膀”,給予人們心靈上堅強的依靠。
郭肇玫的良好心態(tài)和積極的治療,是她患病后能重新站起來,并走得更長更遠的重要因素,在這次“全球抗癌西安城墻健走日”的活動中,有幸見到真人的郭肇玫,她健步走在近千人的隊伍中,與來自美國、臺灣及全國各地的癌癥患者,登上了西安的城墻,健走4公里,用自身的行動,展示了“同病魔抗爭,向癌癥挑戰(zhàn)”的豪邁風采。
信念是力量的源泉,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從郭肇玫的事跡中,得到啟迪,患癌不要害怕,只要你能正確對待它、認識它、了解它、正視它、從而打敗它,許生命健康一個未來,讓愛回報、傳遞、輻射、延伸……
陵園站:官潤蘭、曾衛(wèi)星、梁穗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