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先來認識一下西洋參。西洋參又叫花旗參、洋參、美國人參等。原產(chǎn)美國和加拿大,在我國已有300多年的應用歷史。中醫(yī)認為西洋參性寒,味甘微苦,入肺、脾經(jīng),具補氣養(yǎng)陰、清火除煩、養(yǎng)胃生律之功效,正如清代醫(yī)家汪昂著《補圖本草備要》所言:“性涼、味苦、甘厚、氣薄,補肺降火、生律液、除煩倦、虛而有火者相宜”,F(xiàn)代研究表明,西洋參可減輕癌癥患者放射治療和化學治療引起的不良反應,增強機體免疫力,并能改變機體應激狀態(tài),減輕胸腺、淋巴腺組織萎縮等作用。
如何服用西洋參才能真正發(fā)揮其優(yōu)勢呢?不同的腫瘤患者體質(zhì)不同,西洋參并非所有患者的靈藥。一般來說,西洋參為清補之品,特別適用于腫瘤晚期或手術、放療和化療后見氣陰兩虛兼有虛熱的患者,常表現(xiàn)為久咳、口咽干燥、心煩失眠、四肢倦怠、氣短等癥狀。
西洋參的常用量為每日3-6克,可采用含化、沖粉、燉服、蒸服等方法,也可與其他中藥配合使用。由于西洋參性味偏涼,陽氣不足、胃有寒濕的腫瘤患者應忌服。這類患者常表現(xiàn)為面色蒼白、臉浮肢腫、畏寒怕冷、心跳緩慢、食欲不振、惡心嘔吐、腹疼腹脹、大便溏薄、舌苔白膩等,而許多反復化療的患者往往會出現(xiàn)這些癥狀。同時,對于腫瘤患者伴發(fā)外感或急性感染者,也不宜服用。
此外,服用西洋參期間最好禁食茶、蘿卜等食物。腫瘤患者如要自行服用西洋參極其制品,最好先咨詢?漆t(yī)生。